绵阳城市学院把内涵发展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在改革创新中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建设、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抓思想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体制机制,注重融合创新、协同推动,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服务相融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融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相融合。
落实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加强系统设计,书记当好党建思政工作第一责任人,在调研检查、指导工作时,听党建思政工作安排、督党建思政工作落实、问党建思政实效,将抓党建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践行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传导给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党建思政年度考核、日常检查督导、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等方式,及时点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压实责任,落实工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风传承示范基地”、四川省文明校园、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党建思政建设经验先后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等全省性会议上交流经验,并得到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被列为第二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筑牢思想根基。学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通过正面宣传,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依托红色本土资源创作的作品《追光》和《弘扬科学家精神,青年有为新征程》分别荣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四川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和四川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二等奖。学校建成2支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推动第二课堂育人。学校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打造了“魅力班级”、“国旗下誓言”主题演讲、“绵城正能量”短视频大赛、“荣耀绵城”颁奖典礼等一批精品活动项目,积极开展“绵城精品课堂”、“师德师风”专题会、“课程思政”研讨会、战“疫”微党课、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等活动。
抓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在去年的学校综合改革中,学校党委确定了人才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人才,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建设领军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绵阳市的科技和教育人才优势,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单位,引进一批专兼职教师,打造一支“双师型”专家队伍。近两年,学校引进“双师型”教师7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与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16名,不乏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校还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学校职称评审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氛围。单列思政队伍和教辅队伍职称晋升办法,畅通辅导员“双晋升”通道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绿色通道”,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全面梳理各部门工作职能及岗位职责,编制各类岗位的质和量标准。在考核中建立了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用“数据”说话,将绩效考核、公平分配、培训发展等与晋升、薪资增长挂钩,构建事业留人氛围。
打造高质量团队。经过近5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高质量的团队已成为学校发展“引擎”。学校拥有1200余名专、兼职教师和行业导师,其中,近800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67%;近500人具有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教授与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全校建立了23支科研团队,近3年来,申报108项科研发明,在核心期刊发稿63篇,出版专著12本,有效带动全校科研学术水平提高,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立足中国科技城,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后参与深圳龙岗区地下管线勘察、川藏铁路勘察、国土第三次普查、游仙区林业权属调查等国家项目,连续三年参与对口扶贫、帮扶支教等社会公益事业。结合中国科技城建设发展,围绕军民融合、新能源利用、乡村振兴等研究内容,先后与省、市、区、县四级相关部门建立了5个研究中心,与驻地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100余个,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抓质量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民办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校长徐鹏给出的答案是:深化改革,创新举措,练好“内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建立目标体系。学校深化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改革,以目标体系建设为导向,促进学生具备“学会学习、学会管理、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能力,通过人生导师、学业导师、实践导师体制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学业、职业、人生规划,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保障机制。学校以建设“金课”为基础,以“一师一优课”为具体目标,构建了“教学质量标准规范化、教学质量监控全面化、教学质量评价立体化、教学质量反馈多维化、教学质量改进持续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依据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除痛点、建标准、创机制,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质量意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确保教学质量人人过关、课课过关,解决了民办高校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实践较少、教学督导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校企合作项目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校企合作双百计划”优秀案例。
坚持以评促建。学校以转设为契机,把加强内涵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加大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队伍建设力度,以此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2021年评估转设过程中,得到国家教育部门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近两年,学校围绕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邀请评估专家到校指导,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积极参加全省对标竞技活动,对标对表找差距,在校内形成“赶帮超”的态势,为本科教学评估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管理体制。学校建立了60余项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为实施、指导、监控、考核教学质量提供支撑。将教学单位教学质量各项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与其奖惩、收入分配挂钩,督促相关单位强化教学管理。开发教学质量目标管理系统,内容涵盖备课、课堂教学、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所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明确22项教育教学过程材料。自国家教育部门实施本科生毕业论文抽检制度以来,学校连续两年抽检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抽检全部合格。
严格奖惩措施。学校建立了科学的奖惩机制,加强教学能力评价,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整体考核的核心依据,并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方面向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倾斜,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培育教师的自主参与、自我服务意识。通过开展“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各类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实现“以赛促教”,整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将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项大赛活动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等的必要条件。2022年,学生参加全省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共有35个项目获奖,获奖906人次,其中个人奖项151人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抓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党委和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单位月度目标管理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构建立体就业网络。学校结合毕业生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就业服务工作方案,推动就业与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联动,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执行、共同推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积极打造“互联网+智慧就业”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多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2020—2022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7.7%,优质就业率达70%,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等优质就业的学生占比13.4%,近70%的毕业生在成德绵与重庆就业。
开展就业帮扶活动。全面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广泛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万企进校园”招聘、“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联通共享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近年来,学校每年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上百场,并通过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近3万个就业岗位。每年通过特色订单班培养定向就业学生上千人。每年为学生发放经济补贴,今年已发放226万余元,帮扶就业困难学生860人次;为189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建立台账,“一对一”帮扶推荐就业。毕业生在接受回访时对学校多措并举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和平台深表感谢,认为学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还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加强“双创”教育。学院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选聘专兼职教师组建导师团队,开设创业精英班,成立专家库,系统开展“双创”教育。自2020年以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先后组织了20余期培训班,有上百支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学生获“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等省级及以上大赛奖项近千项,参与“双创”活动人数和项目数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在今年的校友会座谈会上,50余名优秀学子讲述了他们的成功故事,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历程,纷纷表示:有了学校的支持和鼓励,有了在校期间学校给予的平台,才有他们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