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 (2023-2025)》等文件精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校-院-班-寝”四级预警机制,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管理和日常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服务中心于11月15日下午两点半在两校区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第一期新生心理委员培训。此次培训以《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成长路径》为主题,游仙校区由心理中心周欣老师主持,安州校区由心理中心张成秀老师主持。共159名新生心理委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伊始,培训老师以真实案例引入,介绍了心理委员的内涵、要求以及心理委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心理委员制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独特优势。其次,重点介绍了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明确了心理委员关于知识普及、活动组织、心理关注、朋辈支持、危机上报等多重角色,强调心理委员在工作开展中需要遵守严格保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等原则,详细介绍了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程序及管理考核制度,鼓励各位心理委员恪守本职工作,争做先进。接着,介绍了心理委员的成长路径,要求心理委员要拓宽心理资源获取渠道,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心理状况保持觉察,及时处理负性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善行”的初心。此外,还介绍了常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如心理咨询预约渠道、心理中心官网美文、心理知识科普杂志、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等。


培训最后,由财管2205班赵佳琪和数媒2306班岳敏君两位优秀心理委员代表分享交流工作经验。赵佳琪同学着重讲述了在自我介绍、沟通交流、自我提升三个方面的实践心得,并分享了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活动和组织班会的技巧,鼓励心理委员们要保持热情,积极沟通。岳敏君同学则分享了自己对心理委员角色、职责及作用的深刻理解,介绍了日常宣传和预防、活动策划、班会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并倡导心理委员们要加强自我认同,提升倾听技巧,创新活动方式,切实为同学们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且实用,通过本次培训,各新生班级心理委员明确了自身的身份与职责,增进了对自身心理委员角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也明晰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履行的职责和自我成长的途径,参训心理委员们均表示受益良多。心理委员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心理中心将继续优化心理委员培训管理制度,切实提升我校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能力,继续夯实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网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守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