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新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教师风采 >> 正文
优秀辅导员事迹风采展丨董耀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发布时间:2024-12-2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董耀琪,女,汉族,山西吕梁人,中共党员。2021年6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高校教师、全美瑜伽教练、运动舞蹈初级教师(国际)、三级裁判员、二级运动员。2021年7月入职绵阳城市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先后负责19、21、22三个年级10个专业共计500余名学生的日常管理曾获2022-2023、2023—2024年度绵阳市先进班集体班主任,2023—2024年度绵阳城市学院优秀辅导员,2024年大学生“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2024年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始终致力于发展学生美育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培养了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和见解能力,使学生更加成熟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公开发表美育教育学术论文3篇,参与教科研项目2项。


星光所引,梦之所向


“为什么要来当辅导员,我们还有一个教学岗缺一个专业老师,你有没有兴趣?”

“不好意思,老师,我是来面试辅导员的!”

这是这段故事的开始!

2021年7月,董耀琪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踏入了绵城校园。早在大学期间,她就担任学生干部,多次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是她的辅导员教会她拨动工作的快捷键、感知生活的小确幸、做自己的一束光,故事里的一帧帧一件件都让她深刻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她看到了自己的辅导员如何通过耐心的指导和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更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即使面临更加优质的岗位,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董耀琪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年轻人。辅导员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灵魂,这种责任感驱使她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但意义深远的职业道路。

                           


以美育人,一路生花


董耀琪老师深知美育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积极组织和指导了多个艺体类兴趣社团,如喜乐乐队、KDA社团、中国舞社、博安篮球队等。这些团队不仅为有艺体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吸引了许多对艺体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董耀琪老师还组织学生一起策划并开展了“部落狂欢音乐节”“趣味运动会”“荧光夜跑”“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此外,董耀琪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多次社会志愿活动,为了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渠道积极与安州区人民医院达成了合作协议,于2024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为医院患者提供了温暖的帮助,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许多患者表示:学生志愿者的陪伴让他们感到非常温馨,尤其是在住院期间,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更加乐观面对治疗。医院评价:绵阳城市学院志愿小分队的到来,不仅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还为医院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温暖。董耀琪老师在二级学院团委的工作中的卓越表现,不仅展示了她作为一名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更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发展的深切关怀。

                           


前路漫漫,心亦灿灿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美育教育也不仅仅是传授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传递正能量,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和美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前路漫漫,心亦灿灿”,董耀琪老师等优秀的辅导员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帮助更多学生在美育中找到自我、实现成长。相信在未来,美育教育将在高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新时代青年。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活便如同有了使命一般,不再迷茫,不再孤独。心有灿灿阳光,前路春和景明。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董耀琪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她坚信,只要心中有光,每一步都充满意义,每一步都算数。在未来,她将继续在美育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更多学生找到自我、实现成长。她相信,通过美育教育,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艺术素养,更能够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绵城新青年

学生处新

青春绵城

联系我们:绵阳城市学院版权所有 ©2018-2023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服务中心   中国·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三星路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