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青松,男,讲师,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2018年12月入职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入校以来一直从事辅导员工作,系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博育生活社区辅导员。在校工作期间先后公开发表论文3篇,先后主持或参与教科研项目5项,其中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创立有青松在线辅导员工作室和青松在线微信公众号。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优秀班主任。
他曾是绿色方阵中的普通一兵,十八载的军旅生活铸就了一颗忠诚的心。如今走进大学校园,他把这颗心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他就是博育生活社区辅导员董青松。

把学生的“心”放在心上

退役后的董青松来到了绵阳城市学院成为了一名辅导员,从事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这一份工作他十分尽心、精心。但青年学生与战士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不同的环境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有所不同,为此,他把尽心、精心作为做好大学生工作的标准。新生小曾入学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自残行为,董老师及时跟进做工作,他在全力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坚持按照心理工作的原则开展工作,利用新媒体社交软件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心声,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在积极改变学生认知的情况下,使学生渐渐走出了心灵的雾霾。入校六年来他边工作、边总结,他把在部队工作的经验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把思想工作与心理工作有效区分,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他撰写的《善用心理咨询的具体技能做好零零后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和机制探索》等文章先后发表,他先后加入中国心理学会、四川省心理学会,心理工作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20年疫情发生期间,董青松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所带的OO后新生,未曾有过如此重大灾害事件的亲身经历,时至假期,学生分布全国各地,除了疫情本身带来的伤害以外,恐慌、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也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袭击学生,并会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而加重。作为辅导员务必把身处云端的学生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线”上,让学生找到组织,让学生找到归宿,让学生的“心”回到绵城,于是他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公众号“青松在线工作室”及时转发国家和学校关于疫情的最新通报,发布疫情期间学生心理防护温馨提示,及时转变学生认知,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更要看到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的一面。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他第一时间与学校学生处联系,倡议组建了一支线上咨询师队伍,通过网络心理热线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支持,让身处全国各地的学子心灵回家。
用“心”吹走学生心中的雾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中的重点人是辅导员的重点工作对象,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既是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生命安全、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学生王某2022年因心情不好,遂产生轻生的念头,董青松得知情况后及时与其谈心谈话,但学生长时间都不愿意交流,只说心情不好。在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并要求家长来校协助共同处理学生的相关情况时父母态度冷漠,称自己孩子没问题,拒绝来校,并多次不接老师电话。董青松老师持续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指导学生理性对待心理疾患,他多次陪同该生前往绵阳市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并采取经常性共同就餐、一起运动,学习积极心理学等多种方式为学生送去心灵营养。针对该生个人愿望及即将毕业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制定了考研计划,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追求,今年该同学顺利被一知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入校工作六年多来,董老师在学生中先后排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20多名,经过细心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全都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他认真学习,反复地总结经验,围绕心理工作申请各类省、市科研项目5项,率先成立了辅导员工作室,开办了青松在线微信公众号,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功把《积极心理学》推广为全校学生的选修课,为学生健康成长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